目前分類:魚寶談遊戲 (8)
- Sep 09 Mon 2013 17:58
師友月刊-從早期桌上遊戲看台灣
- Jul 22 Thu 2010 12:25
陸軍棋在大陸的發展(轉貼網址)
很不錯的好文
有興趣請看
http://www.sgjq.cc/bbs/viewthread.php?tid=360&extra=page%3D2
- Jul 07 Wed 2010 00:41
你所不知道的大富翁規則(呵)
大家都玩過大富翁
大家都知道規則
但沒有人知道我們玩錯了....
- Jul 06 Tue 2010 00:08
老遊戲裡常見的類型與機制
桌上遊戲的稱呼蠻多的,在英文是用一般以table game 或board game來指稱這類遊戲。有人認為table game涵括的範圍較大,而board game則單指有遊戲板的遊戲。不過這個定義的爭議頗多,也很難界定。像Parlett(1999)說,board game是指任何可以在平面上玩的東西,而這個詞常常排除紙牌和骰子遊戲,但實際上,這詞應該排除哪些類型的遊戲卻又未有一致的看法。在中文裡有稱之為紙盤遊戲、紙上遊戲、版圖遊戲、局戲、桌上遊戲等名。私認為每種名稱因著眼的點不同,而有不同的定義解釋及認定的含括範圍。不過目前台灣最普及的稱呼則是用「桌上遊戲」這個名稱來含括各種有規則且可在平面上進行的遊戲,而這些遊戲中會分出輸贏,且遊戲的運作常會需要某些配件的操作。
- Jul 05 Mon 2010 23:19
老遊戲中有趣的文案
收集老遊戲的樂趣之一,就是瞧瞧遊戲裡面有趣的文案。這些文案可能出現在規則書裡、卡片、遊戲盒或是遊戲版圖裡。有些用語現在看來不太通順,或是有點不合時宜,但從中卻可以嗅到那麼一點時空移轉的蛛絲馬跡。早年遊戲的出版,多是為了要給小朋友玩,因此還可以一探當時的成年人想從娛樂中傳達甚麼東西給小朋友。 讓我們來做個有趣的文案巡禮吧! 大富翁上面,有一兩句話至今還深深烙印在當年的小孩心中,有一句是機會卡裡獎賞最高的「擊落共匪米格機」,這遊戲出版的時間約為民國五十多年,那時兩岸緊張的氣氛自不在話下,所以這張卡片會有這麼高的獎金也是理所當然的了。不過我在玩大富翁時已經民國70幾年了,身為小鬼的我對米格機是甚麼充滿著疑惑,為此還問了家裡的長輩。另外一個有趣的文案,是命運卡裡面的「當棉被一條」得500元。想來以前農業社會較為貧苦,汲汲營營只為了生活的溫飽,結婚的嫁妝與喪禮的回贈總免不了來條漂亮的棉被,可見當年棉被是多麼的重要啊(笑)! 試想現在的社會,要當東西應該也是當汽車珠寶之類的值錢東西了,因此要回味當棉被的樂趣,也只有在老大富翁裡面了。
- Jul 05 Mon 2010 15:07
近40年來台灣桌上遊戲發展之概況
記得有那麼一段時間,桌上遊戲在台灣非常的興盛,琳瑯滿目的遊戲在各大小書局中都可以找到。當時許多出版社投入在印製遊戲,像是長胤、巨門、百盛、亞灣、年峰、琪品、春輝等,還有些小工廠也會嘗試性的出一兩款遊戲。歷經這數十年來的社會變遷,這產業竟以凋零至幾乎快要消失。當年的出版公司,還在經營的幾乎就只剩下亞灣了。從民國六十年代至今,孩子們玩的桌上遊戲究竟起了怎麼樣的變化呢? 筆者謹就對桌上遊戲的認識與手邊收集的資料來做以下的分析。
- Jul 05 Mon 2010 14:07
運用階級吃子機制的遊戲